第355章 跟抢劫差不多_穿到荒年,这个后娘有点强
笔趣阁 > 穿到荒年,这个后娘有点强 > 第355章 跟抢劫差不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5章 跟抢劫差不多

  “我看看。”

  赵里正是知道安小暖没有户籍文书的。

  如今听说她的户籍已经办好,忍不住接过户籍文书看了起来。

  见那户籍文书跟以前在上饶村那边办的户籍文书没什么两样,用的都是官府专用的纸张,还盖了官府的章,这才放心下来。

  他一脸欣慰地点了点头,道:“杏花村,这名字听起来很不错,是个怎样的村子?”

  安小暖笑道:“还没去看过,只知道距离青山县有十里的路。

  算是一个蛮大的村子,里头有几十户人家,一共四百多号人。不到五百号人吧。”

  “这么多人?那比我们以前的上饶村还大上一些咧!也不知道他们村子里的人好不好相处?”

  一旁的林大娘忍不住开口感叹,又有些担心地看向自家男人。

  要知道,她家男人从战场上下来以后,就一直在上饶村当里正。

  逃荒逃难时,是她家男人领着全村人逃到了这里。

  在这里安家以后,还是她家男人,尽心尽力去帮扶大家伙儿。

  如今要在青山县这边落户,这里正自然是当不成了。

  当然。

  她家男人她了解。

  即便是当不了里正,心里也不会有什么落差,只要大家伙儿的日子能好好过下去就行。

  怕就怕杏花村的人不好相处,到时候啊,他们这些外来的再受了什么不公平的待遇。

  以她家男人的性子,说不定会把里正的架子摆出来,去跟杏花村的人对着干……

  “看着我干什么

  ?”

  多年的夫妻,赵里正怎会不知道林大娘的心思?

  他瞥了一眼林大娘,说道:“咱们还没落户咧,你那些担忧好歹先收一收。

  别以为小暖丫头一家成功办理了户籍,咱们全村的人就不用愁了。

  这种战乱后就近安排难民的举措,看着有利于百姓,实则啊,水可深着哩!”

  说完,赵里正便看向安小暖,道:“说一说县衙那边办理户籍的流程吧!

  像你这种本身就没有户籍文书的,他们是不是收了你不少银子?”

  “干爹,您可真是厉害!”

  安小暖忍不住朝赵里正竖起大拇指,说道:“这里头的水啊,确实很深,我们今天从踏进县衙大门到离开县衙大门,花了将近十两银子。

  不仅是我这种没有户籍文书的要给钱,就连我娘和大宝二宝三丫他们,一个人都得给一两多的银子。”

  “什么?!”

  林大娘一听这话,顿时惊呼起来:“一个人……一个人要一两多?这不是抢劫嘛!”

  “跟抢劫差不多吧。”

  安小暖点头,说道:“想办理户籍顺利落户,得交一个二十文的入门费,二百文的茶水费,三百文的辛苦费,还有五百文的户籍文书纸墨钱。

  这些银子都是按人头来交的,加起来,一个人是一两又二十文。

  由于我本身就没有户籍文书,所以那边又多收了我一两银子。

  我们一家五口算下来,光是办理户籍,就花了六两多。”

  说完,安小暖又道

  :“这还是今天的价格,明天是什么价尚未清楚。

  据说啊,这原本的入门费只收五文,后来涨到了十文,今天是二十文。”

  “老天爷啊!”

  林大娘脑袋生疼:“青山县县衙的那些人是想钱想疯了吧?这是什么钱都要收啊!

  大宁王朝都已经亡了,现在是新帝登基啊,他们竟还敢这样捞油水?

  也不想想,我们都是难民了,哪里还有这么多油水给他们捞啊!

  他们做这等丧良心的事情,难道不怕被朝廷发现吗?

  行行行,就算不怕被朝廷发现,也得担心会不会被老天爷责罚吧?一群生儿子没屁……”

  “你差不多得了,别在我们耳旁叨叨!”

  林大娘正骂得起劲儿呢,赵里正听不下去了,连忙将人支开:“有闲工夫在这骂人,还不如回去数一数咱家的银子够不够!

  办理户籍文书的事情不能拖了,越拖下去,这花的银子越多!”

  相比林大娘,赵里正就理智得很,一下抓到了重点。

  安小暖见状,忙道:“说到办理户籍,今晚还得辛苦干爹挨家挨户跑一趟,看看谁是下定决心要在青山县这边落户的。

  如果要落户,明天天蒙蒙亮我们就得出发去县城了,一次把所有人的户籍文书给办好。”

  说罢,见赵里正有些不解,免不得又解释了一番。

  她除了告诉赵里正,这里的落户是按照办理户籍文书的顺序由近至远来安排以外,还将自己花了二两银子收

  买县衙主簿的事情也说了。

  赵里正一听,眼中露出欣赏之色:“很好!小暖丫头,你这事办得不错!”

  说着,他连饭也不吃了,喊上安小暖就往外走:“咱们得赶紧去通知村里的人,别到时候耽误了时间,再把我们打散了!”

  言毕,又道:“那二两银子干爹不让你白出,到时候村里的人均摊一下。

  也好在你们今日进城去了,要不然我还想着再等几天!

  几天过后,都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又得涨价,万一谁家银子没带够,去了也是白去。”

  “干爹,那二两银子的事情先不急。”

  安小暖喊住赵里正,说道:“咱们这两年都在山里待着,靠山吃山,大家伙儿手里恐怕都没多少钱,还是紧着办理户籍要紧。

  这户籍办理完了,还得搬家和安家,少不得又得花点银子。”

  说到这,安小暖认真看着赵里正,道:“这样吧,我这两年虽然也在山里住着,但好歹做了点小买卖,手里攒了些银子。

  您待会儿去通知大家伙儿时,跟他们说,谁家若是有困难,拿不出办理户籍的银钱,就去找我。

  我可以先把银子借给他们,等以后大家伙儿的日子安定下来了,再慢慢还就是了。”

  别看村里的人勤劳肯干,之前能卖山货时,没少拿山货到安小暖那里换钱,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可安小暖知道,光靠卖山货是攒不了多少钱的。

  更何况,去年家家户户还囤了

  粮食,也花了不少钱出去。

  到现在啊,每家人手里能有几两就不错了,多的肯定没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acra.org。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acra.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