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物理学鼻祖之一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395章 物理学鼻祖之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5章 物理学鼻祖之一

  正所谓主忧臣辱,修起居注的起居郎萧彭哥侍俸在完颜亮近前日久,察颜观色的功夫自是深厚的很,知道现下完颜亮虽然面无表情,心里怕是己经窝了一肚子的火。

  话说回来,此时莫说是完颜亮,便是换成任何一个皇帝,心情也好不到哪去。

  朝堂上文武分立,足有千余,每年养之花费俸禄不知要靡耗多少民脂民膏,竟然辩不过一个安维轩。

  耻辱!大金国的耻辱。

  放下手中的笔,萧彭哥起身向着安维轩作礼,说道:“下官听安尚书方才所言似乎有些道理,然细想之下,不过只是尚书大人揣测的一家之言,并不足以成为依据,而下官以为安尚书至今却仍未说出安尚书自己认为格物致知做为何理,莫非安尚书只会引经据典,说些模棱两可的虚妄之言?”

  “阁下的学问不知学的如何,这诡辩之术倒是修的有几分功夫。”见又有个金人官员出来帮腔,安维轩只戏谑道。顿了顿后,安维轩又说道:“既然这位大人想知道,安某对格物致知四字的理解,那安某便告知与你,安某对格物致知四字的理解便是物理二字。”

  “物理?”听言,上到完颜亮下至金国文武百官俱是愕然,这释义为何越解释越短。

  听得安维轩言,那起居郎萧彭哥笑道:“安尚书解释的这般繁而化简,怕又是在故弄玄虚罢?”

  此刻,连完颜亮也有些坐不住了,但还是稳住了心神。

  “物理。”听萧彭哥这般说,安维轩笑了起来:“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之说。另于庄子秋水篇又有书言: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所以安某深以为万物之理正是物理一词的基本含义。

  于庄子之后,荀子曾在荀子解蔽篇又曾载云:凡己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虽然其间物与理二字不曾连同,但上下文看是专讲观物知理的,故而以知人之性推知,则可知物理也。”

  说到这里,安维轩开始收尾:“安某综庄子、荀子之学问,安某以为天地之运行,四时之交替,万物之生衰,皆为物理。屈原屈老夫子所著的天问,可谓为求万物道理之言,至今却无人可尽皆答之。”

  闻言,朝中百官沉默,心中俱在想安维轩所言“物理”二字之中的含义。

  与安维轩犯了冲的萧玉仍不死心,只嘲笑道:“既然安尚书认为万物之理二字便是格物致知,敢问安尚书于物理之上的造诣有几何?”

  见萧玉又出言难为,安维轩心道莫不是这厮天生与自己八字不合?

  不过,安维轩更觉得这厮是与自己助攻的,轻轻一笑,自腰间慎袋拿出一物,于右手间晃了晃只向萧玉问道:“敢问这位大人,此乃何物?”

  打量了安维轩手中物事两眼,萧玉并不在意:“此不过是南朝进献与我大金国皇帝陛下的银镜。”

  此前安维轩将镜子做为礼物送与完颜亮,完颜亮除了留与宫中自用外,还赐与亲近大臣一些,萧玉做为亲信之一,自然是被赐过镜子。

  “此虽是一面小小的银镜,可其间便牵涉着无数物理。”安维轩左手指着镜子,向萧玉问道:“萧大人可知这银为何能映出与真人一般无二的身影,又是如何制成?这镜面上的银粉又是如何镀将上去的么?”

  三连问,只将萧玉问的面色通红不知如何作答,许久后才说道:“此不过奇技霪巧罢了,如何能与治国安邦的大道相比。”

  感谢萧玉再次来送经验,安维轩笑着说道:“物理,万物之理也。达其大成者,上可安邦定国匡扶社稷通其小道者,下可日进斗金安身立命。”

  说罢,安维轩晃了晃手中的镜子,洋洋得意道:“此物是安某在江南所制,小者作价数贯大者值数百乃至数千贯,不过余年,便教安某仓禀丰实,俨然一富家翁矣。”

  千里做官,为了吃穿。执宰一月才不过数百贯钱俸禄,一年的俸禄才够买一面大银镜的……

  这世上谁挣的钱多,谁的话最有道理。所以,没有人认为安维轩说的不对。

  整个乾元殿里弥漫着尴尬的气氛……经典到了这个时候,完颜亮的面色自然是更不好看,口中重重的冷哼了一声,话也不说的离座而去。

  大金朝堂上的一众官员忙躬身,同时心中俱都明白的很,大金官员的学问就这么个水平,如何能不教完颜亮发怒。

  随即,今日的早朝也便散了。

  殊不知,安维轩今日在朝堂上的一番辩论被写在了海陵实录里,有史家将安大人今日之言摘录下来公诸于世,将安维轩对“物理”一词的解释,定义为早期最接近于后世物理定义,将安维轩定为公认的物理学奠基者,鼻祖之一,画相更是悬挂在后世世界各所大学物理学院的教室之中。

  散了早朝的安维轩出了皇宫,正缓步前行不知做什么之际,却听得后面有人唤道:“尚书老大人,且等侍郎大人与下官一等。”

  安维轩停住脚步,向身后望去,只见得一个四旬左右的官员正面上堆笑的看着自己,同时也加快了脚下步伐。在其的身后,还跟着个年纪轻一些的官员,方才的话便是出自此人之口。

  不过片放刻间,那两个官员便行到了安维轩的面前,不等安维轩发问,只见得那年纪轻一些的官员,向安维轩施礼道:“下官见过尚书老大人,下官姓耶律单名一个纪字,忝任礼部员外郎。”说罢,向安维轩介绍旁边的那位官员:“这位是礼部侍郎兀撒惹大人。”

  “见过安尚书。”那名唤耶律纪的员外郎介绍过后,充任礼部侍郎的兀撒惹见礼道。

  安维轩回礼:“侍郎大人客气了。”

  兀撒惹是女真贵族大姓之一,虽然次于徒单氏、裴满氏、唐括氏,但在女真一百一十五姓中绝对算是重量级。

  见到安维轩,那兀撒惹也不多言,似得以解脱般的松了口气说道:“侍郎大人来的正是时候,若不然我等怕是要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了。”

  见到安维轩,那兀撒惹也不多言了,只松了口气说道:“侍郎大人来的正是时候,若不然我等怕是要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了。”

  兀撒惹的话音落下,安维轩不知何意,正莫名其妙之际,礼部员外郎耶律纪忙说道:“侍郎大人,此事不急于一时,尚书老大人今日上任,请先随下官前往礼部,待熟悉了礼后之后,再商议宣徽院一事。”

  显然,那耶律纪觉得在安维轩刚刚上任的时候,便谈论公事是有些不大合适的。

  金国官制照搬北宋,连宫殿与朝廷六部的布局也照搬的北宋,出了皇宫没多远到了到了礼部。同样,金国的吏、礼、户、刑、兵、工六部也俱是相距不远。

  教那礼部尚书兀撒惹头痛的事倒也简单。

  去岁,完颜亮先撒销了位于汴京、燕京的行台尚书省,后又将都元帅府改为枢密院,削弱官员权力以杜绝内患,随后又出人意料的重组了宣徽院。

  宣徽院这个衙门是唐朝后期设置,为宦官干政的产物,设有南、北二院,以宦官充宣徽使与副使,无固定职掌。五代及北宋沿置,以节度使或枢密副使一人兼领二使。南院资望优于北院。但事皆通掌,只用南院印,二使共院而分设办公厅。

  在职能上,宣徽院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享供帐之仪,一切内外供奉、都检视其名物。与礼部有重叠,所以在北宋末年废除。

  北宋废除了宣徽院,南宋没有复设,而金国却全盘照抄了,完颜亶是初立,而完颜亮却是完善,只不过是暂时将其挂在礼部名下,由礼部将其完善。待彻底完善之后,现分做独立的一个衙门。

  挂在礼部下的原因也很简单,除了职能重叠外,礼部实在太闲了。事实上金国的礼部确实很闲,除了几年一次时间不定期、地点也不固定的科举外便是安排朝会,节日祭礼与招待外国使者,平常没事时实在是太闲了。

  安维轩仔细的看了一下,在完颜亮经过改良的宣徽院日常职能,说白了就是负责宫廷事务的机关,但它又不负责大政,只管尽心伺候皇帝吃喝玩乐、起居度日。

  重点不是在这里,重点是宣徽院的编制比起以前变得超大,以往宣徽院不过是管理教坊与安排宫中饮宴,现下居然管起了皇帝的周全,光是直辖的弩手、伞子,就编制了二百三十九人,另还有直辖控鹤的那二百人……

  所谓的控鹤,自然不是指养鹤训鹤的。这里的控鹤原意为骑鹤,古人谓仙人骑鹤上天,所以在金国常用控鹤来代指皇帝身边的近幸或亲兵。

  除了弩手、伞子、控鹤这四百三十九人外,宣徽院另外还设有宫闱局、内侍局……杂七杂八的一大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acra.org。笔趣阁手机版:https://m.aacra.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